快乐课程 秀我精彩

快乐课程 秀我精彩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围绕嘉定教育“传承教化之风,熔铸品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我校“优质寓于平凡,发展尊崇自然”的教育发展理念,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架构学校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通过校本课程实施,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从而进一步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的个性。

二、课程目标:

(1) 以“上课,社团,节庆,三位一体”的方式,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 结合学校课程统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把课程目标定位于“四个会”:会观察、会提问、会实践、会发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树立大德育观念,关注立德树人,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

(4) 亲近和接触自然,考察与参与社会,关注和反省自我,通过人与组织、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网络咨询的交往,获得社会、自然和自我的体验,初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识。

(5)通过打造精品课程,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的个性,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认知规律组织实施,活动安排科学合理,健康向上。

2、多样性原则: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和发展需要呈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学生需要。

3、开放性原则:鼓励老师走出课堂,以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手脑并用,丰富学习经历,强调学生个人的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

4、综合性原则:加强课程间的统整,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间资源及校内外教学资源,鼓励不同课程合作开展,丰富课程内涵和外延。

4、时代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开发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现代化科学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时俱进。

四、课程设置

“智慧课程”遵循“以生为本、凸显校本、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在课时不变、课程内容不减的前提下,对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进行统整,自行设计形式多样、具有弹性的活动,重点打造一部分“精品课程”,以带动所有课程全面优质地开展。

课程开设流程:教师网上申报—教研部审核—课程菜单公示—学生网上选课—汇总数据—微调开办。

本学期,教师根据学校、学生、自身等情况进行整体设计,由学校统筹管理,教师网上申报,共开设86个科目,包括13个430课程。分为五大版块:“技能-才艺课程”,共28门;“交往-表演课程”,共14门; “运动-游戏课程”,共10门;“文学-艺术课程”,共19门;“学科-拓展课程”,共15门。本学期共打造8门精品课程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技能-才艺课程

目标: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培养每一个学生在生存生活中的技能基础。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在培养一技之长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材:研究学生,分析学情,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及相关的知识基础,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基于学情,校情和教师自身特点,根据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由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材料。

结构:课程的结构要有较强的逻辑性,让学生从认识课程,走进课程,参与学习,到学有所得,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打破班级授课常规,鼓励老师带着孩子走出教室,加强课程间的整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小小拍客”摄影课程与“开心农场,快乐农夫”、“我的动植物朋友们”等课程相整合。课程进行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积累。

2、交往-表演课程

目标:这类课程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习如何与外界和谐相处,其中包括人与组织(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网络的关系三类。基于学校校情,本学期重点推行前两类课程。通过人与组织的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学习社会公德,培养国家意识、小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人与自然的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遵守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材:研究学生,分析学情,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及相关的知识基础,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基于学情,校情和教师自身特点,根据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相整合,由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材料。

结构:课程的结构要有较强的逻辑性,让学生从认识课程,走进课程,参与学习,到学有所得,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培养合作、探索和创新精神。打破班级授课常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课程间的整合,鼓励老师带着孩子走出教室,亲近自然,亲近生活。这一版块的课程主要与节庆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相整合。

3、运动—游戏课程:

目标:这类课程通过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孩子对身体运动的兴趣与需要,使他们在基本运动能力、体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等方面得到发展, 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材:研究学生,分析学情,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体能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及相关的知识基础,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基于学情,校情和教师自身特点,根据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结合“一校一品”学校体育特色打造,由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材料。

结构:课程的结构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结合“一校一品”学校体育特色打造,让学生从认识课程,走进课程,参与学习,到学有所得,在形式多样的运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培养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由老师带着孩子走出教室。

4、文学—艺术课程

目标:艺术的特性是想象和自由创造,本课程希望通过丰富多样的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体验艺术,使学生的艺术经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提升,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树立传承和发展文化的意识。

教材:研究学生,分析学情,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及相关的知识基础,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基于学情,校情和教师自身特点,根据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与少先队节庆课程相整合,由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材料。

结构:课程的结构要有较强的逻辑性,让学生从认识课程,走进课程,参与学习,到学有所得,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在感受艺术、体验艺术的过程中人格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净化。打破班级授课常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课程间的整合,鼓励老师组织游戏倾向的活动,增进教学趣味性。这一版块的课程主要与少先队节庆课程相整合。

五、课程评价

(一)评价内容:

1、对教师的评价:

课程计划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合理性;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对所教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程度;教师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投入程度;教师在开发和建设拓展性课程过程中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

2、对学生的评价:

在知识或技能等某些方面获得的拓展或提高;兴趣爱好和潜能得到的开发和发展;在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的提高;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得到的培养等。

(二)评价方式:

1、展示即评价。充分利用“梦舞台”,结合六大节庆课程展示各课程开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和学生学习成果,着重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过程,创造过程和成长经历,以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和学生的表现。

2、结合学校摘星评价制度,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地学习状态,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提高。

3、学分认定:满足考核条件的,每选修完一门,并达到合格及以上的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并累积在学分卡上。

 

Powered by 上海嘉定区普通小学 Copyright © 2017-2020
上海嘉定区普通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21021号-4  |